总原则: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符合RDA标准
每餐次的营养素摄入比例合理
(一)营养早餐的设计原则
1、营养素含量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能量、VB1设计量可增加到35%。
2、食物多样搭配,如主食米、面与杂粮、杂豆搭配,蛋白质中的8种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达到平衡。
3、营养早餐有粥面类、面点类、小菜类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以补充维生素。
4、适当加点有助于神经细胞之间联系和神经递质的物质,如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如鸡蛋、花生、核桃、芝麻、香蕉。“一甜两咸”“适量动物蛋白”
(二)营养午餐的设计原则
“一个关键,两个特点”,一个关键是对各种营养素的设计量必须达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营养需求量;两个特点,一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消化吸收特点,二是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口味兴趣特点。具体原则有:
1、营养素设计量占全天供给量35%—40%。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B1、B2、C可占全天40%,其余为35%。
2、营养午餐的食物包括瓜果蔬菜、大豆及其制品、鱼肉禽蛋三大类,占比重分别为65%、10%、25%左右。食物种类6种以上。
3、重视菜谱色、香、味、型、质的合理搭配。在搭配过程中,要重视营养互补作用。
4、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愿吃,但食物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考虑到变换制作方法。如虾皮、猪肝等可以和肉绞成丸子,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口味,又达到营养均衡。
(三)营养晚餐的设计原则
“一个关键,两个特点”,一个关键是对各种营养素的设计量必须达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营养需求量;两个特点,一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消化吸收特点,二是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口味兴趣特点。具体原则有:
1、晚餐中学生营养素设计量全天35%—40%,营养素设计量不同于午餐,应以
补充有益于促进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多一些,如Ca、Fe、VA等可占全天40%其余为35%左右。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
2、瓜果蔬菜、大豆及其制品、鱼禽蛋奶等三大类,所占比重分别为60%、10%、30%为宜。食物种类6—10种。
3、烹调方法上翻新,使学生不爱吃的鱼、动物肝、海带等这一难题得以解决。

|